江蘇海企寶德實業有限公司,主要生產經營項目。緬甸有3個工廠,2個梭織,1個針織。服裝、紡織品及服飾的制造、加工。


海企寶德在引進精益生產的同時,于3月上旬正式引進GST項目,公司陸總詳細闡述目前使用秒表獲取時間,因為有很多因素的影響,導致時間滯后,不準確,不合理。希望通過GST方法實現標準化,讓動作、時間與單價進行結合,達到公平、公正、透明化。讓每一個人都有成本的意識,讓所有的動作都能達到最優的效率,讓工作效果最大化,讓成績最大化,讓工人的收入也逐步的提高。并再次強調標準工時的重要性,也指出本次推動GST項目改造,通過這一平臺,對寶德產業鏈形成接軌,通過接軌形成網絡生產的平臺,通過這一平臺,得到產業鏈的認可,訂單與議價都能夠體現,并指出這是個優勝劣汰的過程,通過GST項目的改造,不管對寶德工廠還是境外的工廠都能起到積極推動的作用。

(陸總會上發言)
黃總提到自引進精益生產后,成立了IE部門,目標性方向性比較強,對于標準工時及工價的管理上線,恰逢其時。表示有了精益生產基礎做支持,現做GST標準工時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。因為效率與工價是密不可分的,科學的管理是勢在必行,明確表示生產的三個特點:第一,準確性,不依賴經驗估算及秒表測時。第二,實效性,標準工時根據樣衣提前知道標準工時的數據。第三,指導性,標準工時不僅提供工時與單價,還提供最優的標準作業方法,利于企業不斷提高工藝水平,培訓員工有標桿。同時也希望所有人學有所思,學有所悟,一定做到學以致用,讓GST和精益生產相輔相成,相得益彰,對提高員工效率科學定價,合理分配,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。

(黃總會上發言)
寶德有了精益生產基礎做支持,希望把IE當成一個軸,讓前后串連起來,把它的價值變得最大化。接著闡述了國內頭部企業引用GST的客戶一些案例,林總強調:人的思維只要不被限制就有無限的可能,行業迭代快,未來要走數字化,首先要標準化。大家要有IE的思維,才能把整個邏輯打通,相信寶德的所有人能跟上這時代的馬車,朝著目標努力,做到行業的標桿。
GST軟件的引進,標志著寶德生產過程從零散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的邁進。標準化管理建設分為三部分:建立標準、執行標準、優化標準。傳統的管理模式想要轉型,必須先標準化,通過標準化來實現數字化,進而信息化,然后才有可能實現自動化與智能化。